新聞詳情
濃情端午—青海人的“當午記憶”!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午節、天中節等,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是祭神拜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! 而處于河湟地區的青海因地理位置限制,青海端午節不劃龍舟,但也有很多有趣的習俗,比如從端午節叫法上來說,青海人叫做“過當午”,再比如會在每家門楣上插沙棗花、帶香包、吃涼面涼粉、還有浪山等等!那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體驗老青海人的“當午記憶”吧! “門前楊柳,門后平安” 青海人過端午節普遍將楊柳換成了艾蒿或沙棗枝條。這種沙棗樹一般來講并不高大,葉子上像有一層白霜一樣,但花的香味卻是濃郁的! 當然,不論是插楊柳、艾蒿還是沙棗枝條,都是寄托人們辟邪去疫、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! 端午節佩戴香包,是青海一大傳統特色文化,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,或用碎布拼接縫補而成,內裝各種香草香料,佩戴在孩子的胸前后背,不但香氣撲鼻,而且祛邪驅蟲,以保安康,近年來開發成河湟民間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。 小孩兒佩戴香包,而大人都會在手腕上系上花花綠綠的“鎖兒線”,這種“鎖兒線”也是五彩絲線,把線搓的粗一些然后系在手腕處,也就代表開始過端午了,老人的說法是應該從端午節一直到農歷六月六,也就是一個月后找一條清澈的小溪把“鎖兒線”解下來讓水流沖走,但還有一種說法是從端午節當天開始系,并且不能系得太緊,讓“鎖兒線”自己掉落,越早掉好運越早到! 端午節前后天氣由涼轉熱,這時拌涼面、擦涼粉就成為了青海人過端午的“番外篇”。辣子、蒜泥、韭辣兒、醋,再配上自己種的菠菜、涼拌水蘿卜那才是正宗的“青海味兒”,端午節的滋味瞬間活躍在唇齒之間! 作為一個地道的青海人,端午節是最有時間能出去浪山的了,屆時約上三五好友,攜一家老小尋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,在野外燒烤、煮羊肉,在山清水秀之間洗滌自己一身的生活帶來的疲憊。在“浪山’結束后,一鍋揪面片簡直就是靈魂所在! 小編在此為大家推選“ 十大浪山佳地”! 一.江拉林場 距離西寧約135公里,天然森林,天然氧吧。 二.松巴峽景區 距離西寧約122公里,可燒烤,周末節假日人比較多,建議早點去哦。 三.南門峽景區 距離西寧約70公里,七塔爾村有房車營地。 四.卡陽 距離西寧約30公里,需要門票,景區游玩內容豐富,吃喝玩樂應有盡有。 五.大黑溝景區 距離西寧約35公里,需要購買門票,有露營基地和娛樂項目。 六.小高嶺景區 距離西寧約70公里,可燒烤,風景很好,有民宿。 七.邊麻溝景區 距離西寧約30公里,有自助廚房,可燒烤、可點菜,有民宿。 八.斜溝 距離西寧約35公里,有自助木屋,兒童游樂場和民宿。 九.宗家溝 距離西寧約55公里,有露營基地,風景好。 十.蓮花湖 距離西寧約30公里,有山有水,自帶餐食。 小編給大家推薦了這么多好地方,端午節快“浪”起來吧~在此也想提醒大家,保護環境,游玩后請將垃圾帶走哦~ |